本篇文章1168字,读完约3分钟
□周惠斌
1923年夏天,林语堂从德国莱比锡大学获得语言学博士学位回国,被胡适推荐,被北京大学聘为英语系教授。 那时新文化运动阵营已经悄然分化,以鲁迅、周作人为核心的“语丝派”和以胡适、陈源为首的“现代评论派”各成阵势,论战不休,口诛笔伐,言辞激烈。 留学欧美的林语堂加入了文学社团“语丝社”,与鲁迅并肩作战,却出人意料。
1925年5月以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持续发酵,为了抵制校方封建专横治校,学生上街示威。 担任女师大英语系教授的林语堂继鲁迅之后,为进步青年加油,支持他们的正义行动,和学生一起走上街头,和军警搏斗,从而在眉毛上留下了伤疤。
章铉、杨荫榆退位后,林语堂在《语丝》上发表了《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波赖》,结合周作人的观点,《费伊波赖》( fairplay的译音,公平竞争,此处有 12月29日,鲁迅写道,关于“公平竞赛”应该缓行( 1926年1月10日发行的《华原》创刊号)。 林语堂提倡“公平竞赛”精神,“不能再对失败者进行攻击”,周作人落水狗杀虎,委婉地批评说“这是不怎么样的事”。 文案有三种“‘落水狗’, 大部分都是可以打的队伍”“关于喇叭狗,特别是不能落水”“打“落水狗”不是误人子弟”“不能和“落水狗”比”“至今也不能只“费厄”“ 他深刻阐述了必须痛打落水狗的论点,强调不能软化手,并指出“我认为咬人的狗无论在岸上还是水中都能打”。
林语堂读了鲁迅的文案,意识到自己的认识远不如鲁迅深刻、透彻,关于“公平比赛”应该缓行”第三节的小标题“狗喇叭特别落水,不能因此而打”的题意,“鲁迅先生, 画面中,鲁迅戴着毡帽,留着八字胡,穿着长袍,拿着长竿,站在河里,痛击着在河里拼命挣扎的落水狗,左上部写着“所有的狗都先落水,然后打它”
月10日,林语堂又写了《泛论赤化与丧家之犬》,呼应鲁迅关于“公平比赛”应缓行的主张,旗帜鲜明地主张“痛打落水狗”。 一周后,“三一八”惨案发生(段祺瑞执政府枪击请愿学生),林语堂和鲁迅分别撰写《悼刘与珍杨德群》《纪念刘与珍君》,痛斥反动军阀的残暴行为,表示对烈士的敬佩和悼念。 林语堂随后相继撰写《讨狗檄文》《发微》和《告密》《释意》(后改称《打狗释意》)等文案,嘲笑任何所谓的“学者”“绅士”为“文妖”,嘲笑鲁迅的军阀及其“正楷” 在《释怀》( 1926年4月19日《京报》副刊)中,林语堂说:“狗应该打,这个人大家都同意。 弟弟之前说不打落水狗……现在相隔两三个月了,但事实的经过让我越来越相信鲁迅先生说的“狗一定要落水后打”。 ”。 在思想和行动上回应和支持鲁迅一贯的斗争精神。
(摘自《北京青年报》)信息推荐
为什么你的新年标志输了好几次?
年终于结束了……一地鸡毛没能收拾好,又被一个热搜话题吓了一跳。 # #小丑居然是我自己#,年末最痛心的自嘲...
标题:“林语堂绘制“鲁迅打狗”漫画”
地址:http://www.ok-sl.com/ozdt/6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