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18字,读完约3分钟
图为开班式现场。
11月28日,以“人道桥的构建”为主题的人道交流合作国际研讨会在江苏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召开。 这次研讨会由红十字国际学院负责,加拿大、伊拉克、中国等12个国家的红十字会代表和学生共计70多人参加。
共同推进人道主义行动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红十字会会长、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主席陈竺出席了班级仪式并作了主旨演讲。
陈竺在演讲中指出,这次研讨会在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成立100周年之际,以这种方式聚集在一起,向付出心血、智慧、生命的先贤们表示敬意,代表红十字运动的联合组织联盟,共同表达守望人道的初心。 希望大家通过红十字国际学院这个交流的桥梁和平台,达成共识,收获经验,增进了解,加深友谊,站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的快速发展。
陈竺说,面对世界百年不遇的大变局,面对众多复杂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红十字会成员相互加强信息表达交流,充分认识到联合行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重新界定和规划世界人道事务分工,人道资源更多方供给、人道行动共同推进的多元管理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副秘书长阿根·查普根表示,国际联合会即将召开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大会将通过“2030战术”,成为国际联合会和成员国家红会未来十年快速发展的指导方针。 国际联合会将继续支持国家红会迅速发展成为强有力、有效的实地行动者,激励和动员志愿者开展人道主义行动。
加拿大红十字会会长康纳·苏维、伊拉克红新月会主席阿森·阿拔斯、马海德基金会理事长周幼马、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东亚代表处合作部主席基拉·苏莱曼扬和各国红会代表分别表示,“‘一带一路’人道合作”、“武装冲突中的人道主义行动”、“亚太地区 各国红会代表访问了苏州红十字社区办事处。
架起人道主义援助事业的桥梁
此次国际研讨会举办期间,“灾难过后:纪念1937南京记忆到1949文明的避难——日内瓦公约签署70周年”主题展览在苏州大学博物馆开幕。 这个展览会由中国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红十字国际学院、江苏省红十字会和南京市红十字会共同主办。 展览会分为四个部分,顺序为“避难文明的共识”“尊重生命的人性底线”“跨境人道意识”“劫持后的链接”。 参展者将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号召和弘扬写在志愿者折叠的纸船上,放入“人道之泉”中,期望“人行道的温度、融化间隔的坚冰”。
苏州大学党委书记江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通过此次展览,期待为人道事业搭建桥梁,重申只有行动才是保命信条。
链接
红十字国际学院是专门从事红十字运动理论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播、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的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于今年8月31日在苏州成立。 学院建立了包括应急管理、灾害医学、急救医学、老年医学、社区快速发展、社会工作人员等在内的综合人道学科体系,提供多方面、多元化的人道行动方案,面向志愿者和社会公众开展人道主义教育和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建设“一带一路”
标题:“构筑人道桥梁 加深彼此友谊红十字国际学院人道交流合作研讨班侧记”
地址:http://www.ok-sl.com/xwzx/12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