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09字,读完约5分钟
如果现在放弃地震预报研究,我们注定要被子孙后代唾弃
――采访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先生
由中国气象局局长调任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的这一职务调整被业内人士称为从“管天”向“管地”的转变。
从中学时代担任气象哨长开始,之后专攻气象科学研究工作,成为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从事气象工作43年。 他把自己称为“科普”的气象工作者。
年12月就任中国地震局局长后,57岁的郑国光又面临着被“科普”的过程。 上任之初,他把系统的防震减灾科学资料放在桌子上,他的办公室也增加了一点体现防震减灾文化的因素。
郑国光聚焦于防震减灾主责主业,加强地震科普也是他上任后的重要工作。 他认为防震减灾既依靠科学技术的硬实力,又有点“软件”工程,科普就是其中之一。 他希望加强与外界特别是公众的信息表达,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要逐一发挥社会和市场作用,提高防震减灾能力”,3月8日,郑国光在接受《中国信息周刊》采访时表示。 他说,这是深化中国地震局改革的一个重点。
地震预报的准确性比天气预报要低得多
中国信息周刊:对你来说,“管天”和“管地”哪个更难?
郑国光:从“管天”到“管地”,跨度还很大,挑战也很多。
以1966年邢台地震为起点,中国进入了大规模地震监测预报的探索与实践阶段。 中国地震局成立之初的首要任务也是地震预测预报和相关科学研究,随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现实需求,增加了地震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两大任务,形成了防震减灾三大事业体系。 地震监测预报和气象监测预报的业务相似,主要是监测数据、数据诊断、数据加工,最后预测趋势。 与气象厅相比,地震局有地震灾害预防和应急救援,地震局工作范围扩大,文案丰富。
对于地震灾害预防工作,气象局首先提供监测预报服务,灾害预防是各级政府的责任。 地震局为什么要做预防工作?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平均每年发生3.8次六级以上的地震,地震预测预报太难,而且工程防御专业性强,需要比较的科研攻关。 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财富和人口高度集中,破坏性地震造成的损失要成倍增加,为了比较有效地降低地震灾害风险,我们必须加强灾害防治工作。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加快,破坏性地震的救援变得更加困难,地震局还承担了专业救援的相关责任。 地震局大门口挂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招牌。 该救助功能也不在气象局,即使人工干预天气,也是首要提供科研支持,并在各级政府具体落实。 但是,在地震灾害救援方面,现场救援、损失判断、灾后重建等工作由地震局负责或参与。
总结一下,地震局工作范围很广,我从中国气象局局长调任中国地震局局长压力很大,有很多东西要学。
中国信息周刊:也许有一天,公众也能通过不同的媒体看到地震预报? 或者,也可以在气象预报的副本中添加地震预报的相关副本。 这和之后的气象预报中增加的pm2.5指数一样吗?
郑国光:目前地震预测水平还不高,但对社会影响很大。 在地震学界有比较普遍的说法,我们可以对某些地区、某些类型的地震进行一定程度乃至比较成功的预测预报,但短期预报的准确性还很低,处于经验预报阶段。 天气越近预报越好,地震越近预报越难。 与天气预报相比,短期预报,特别是临震预报的准确性要低得多。
地震预报是世界性的科学课题,这是客观现实。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地震预报事业的探索没有价值。 艾滋病、癌症现在是绝症,但人类从未放弃过医学探索。 我们不能因为地震预报而打扰,放弃科学探索的努力。 曾经人工影响和控制天气的员工认为效果不好,不可能。 但是,经过多年的难关,目前人工影响天气成功的例子很多,近年来重大活动的人工影响在天气工作中比较成功。
明年是汶川地震10周年,我们将系统总结地震监测预报、灾害预防、应急救援、灾后重建等方面的经验教训,加强科研交流,促进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再水平。
具体来说,一是实现交互式现代地震预报工作,提高数据服务能力,加强地震监测预报与社会、政府诉求的互动,满足各方面服务诉求。 二是结合社会快速发展和社会关注度,调整地震协商的类型、范围、频率、时间段等,提高协商的质量和效益。 三是加强开放合作,集中智慧力量,系统内外的专家参与地震协商,加强对外学习交流。 四是增强自主服务意识,进一步细化会商机制改革方案,落实震情监测的重要责任,加强特殊时段的震情保障,不断提高地震预报的整体能力。
我们需要加强责任,不断研究地震发生规律,世代相传。 如果我们这一代放弃了地震科学研究和地震预报的探索努力,我们注定会在中国地震史上留下骂名,被子孙后代唾弃。 我相信未来随着地震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一定能掌握地震发生的规律,实现准确的地震预报。
标题:“郑国光:如果放弃地震预报研究 将被后人唾弃”
地址:http://www.ok-sl.com/xwzx/1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