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674字,读完约14分钟

从4月8日午夜开始,武汉市将解除离汉离鄂通道限制措施。

城关打开,连接城内城外,标志着武汉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变化,逐步取得重要成果。

但是,越是这个时候,越必须提高警惕。 4月2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知,要求建立疫情防控长效机制,继续小区封管。

目前,武汉社区工作人员仍坚守防控岗位,一刻也不松劲。 4月6日,湖北日报所有媒体记者兵分三条路进行现场访问。

青山和居社区——

致力于群防群控

青山区青和居社区是武汉市最大的公租房社区。 这里常住人口8000多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较多,前期疫情防控压力较大。

经过两个多月的持续努力,3月20日,蓝和居者进入“无疫社区”名单。

4月6日上午,记者来到蓝和居,发现社区两个小区仍各保存一条进出通道,19栋居民楼均保留了两名志愿者,防控力度不减。

但是,与一周前相比,出入园区的居民明显增加,周边商店有序恢复,城市加速恢复,城市恢复迹象越来越明显。

80后桂小妹是青和居社区党总书记。 4月4日,在吃了社区睡觉的瘟疫74天后,她第一次回家。

“我很期待武汉的《解封》! ’桂小妹说,两个多月前,武汉“病了”,封城是疫情防控的需要。

农历12月28日,桂小妹回家轻松收拾脸盆等必需品,把第一个女儿送到母亲家,从此每天吃在社区睡觉,专心防控疫情。

在她的推动下,社区的5名干部相继住在社区,“零距离”服务居民。 2月中下旬以后,社区严密封闭管理至大楼楼,桂小妹带着网格人员,与党员干部下沉、志愿者昼夜奋斗,确保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集体物资的供应。

“出城通道解除管制,居民防控思想放宽,进出小区的人流增多,聚集性感染风险可能增加。 ’桂小妹表示,疫情防控还只是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形势依然严峻。 对基层社区的工作人员来说,防控责任更重。

据介绍,在青和居社区,党员、志愿者也有序撤离,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 由于社区防控力度不够,蓝和居致力于集体防控,招募越来越多的老年党员、志愿者,参与后续常态化防控工作。

武昌宁松社区——

居民们聚集在一起成为“家人”

4月6日10点20分,武昌区松涛苑区北一门,9名保安分工合作,有人拿着温度计对出入者进行测温,有人用二维码扫居民。 有人登记了出入者。

宁松社区书记张艳表示,松涛苑小区有2400多户,7000多居民,小区原有6扇门,从2月10日起,只有1扇门进出。 此前,人员登记由沉降党员负责,但武汉解封后随着沉降党员有序撤离恢复,这部分工作人员将移交给房地产保安。

记者在登记表上看到了近10本名单,每个出入者都有详细的记录。 保安横松涛表示,名单分为常住居民登记册和临时出入登记册两大类。 因上班等需要出入的人,在常住名册上登记。 临时出入的情况,要在别的登记册上记录,多为住院、看病。

张艳说,武汉很快将解除对离汉通道的管制,但社区封锁不能缓和。 3月19日,宁松社区成为免疫社区,现在社区一天可以有一个人出去买东西、买药,时间控制在两个小时以内。

张艳介绍说:“虽然目前社区封禁的业务量没有减少,但由于有细致的业务流程,效率更高了。”宁松社区有5个小区,5300多户1.5万居民。 从1月23日开始,社区20名员工全部上班。 最忙的几天,她每天只能睡一两个小时。

由于多次被确认感染,2月初张艳离开家,住进了附近的酒店。 2月8日,第一批沉降社区的党员来了,最多的时候社区有近100名沉降党员帮忙。 如果人手充足,张艳会将整个社区的防疫工作流程逐一细化,落实到人身上,社区疫情就会得到比较有效的控制。

张艳说,疫情期间感受最深的是社区的集中力,“平时社区邻里可能一点都不认识,但这次疫情让大家聚集到了家里。”

“我计划4月8日搬到自己家。 ”时隔两个多月终于回家,张艳说,在取得战争“瘟疫”的最后胜利之前,将继续进行社区封制的工作。

汉阳龙灯社区-

制定了居民志愿者队伍的计划

4月6日下午2点左右,在汉阳区龙灯里区的门口,送餐车向居民送菜。 有时居民用健康码扫码,测温出入。

“龙灯中是古老的住宅区,居民480户541人,居民约6成是老年人。 ”。 汉阳区龙灯社区书记陈铃介绍,2月17日,小区实行全封闭管理,因无物业,小区封锁、检查、保供等工作人员,全部由3名社区工作人员、6名沉降党员和3名志愿者共同完成,目前小区已建成疫情

现场发现,小区只剩下靠近龙灯路的唯一出入口,其余7个出入口封闭,小区四周设有100多米长的蓝色铁制挡板,包围着小区。

“你好,请扫健康码,量体温。 “你要离开小区去对面的超市买菜,首先需要取得今天的居民购买许可证。 ’在出入口,党员李银沉到“80后”很忙。

“我们还不能放松警惕。 ’据李银介绍,他从2月9日以来一直在小区门口,一天也没休息过。

“开封后,我们夫妇会一直守护到武汉完全‘恢复’。 ”小区居民莫昭琼和丈夫都是月湖红头巾志愿者队成员,从小区封闭管理的第一天开始,夫妻每天下午5点半到晚上8点在大门口从未休息过一天。

“居民不要外出,我们会更多地服务。 ”陈铃表示,目前,社区正在准备招募志愿者、组建居民志愿者队伍等预案,“一刻也不放松,继续建设小区防控堤坝”。

(湖北日报所有媒体记者朱惠夏中华王哲)

商圈的防控不放松

4月6日,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工作人员在入口设置检测点,对出入人群进行体温测量消毒。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蔡俊摄)

医务人员的愿望

让更多的患者生病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余璐毅

保护生命,承担责任。 疫情期间,武汉一线医务人员承受异常压力,负重前行。 现在武汉的春花再次盛开,热干面在街上漂浮。 医务人员的使命还在肩上,他们将竭尽全力,为光明的未来继续奔跑,守护这个城市的健康。

生来的希望是无法阻止的

4月6日,同济医院产科副主任乌剑利一早去医院门诊,医院门口开始堵车。 乌剑利厌倦了堵车,但这次感到“久违的亲切”。

由于街头车流不断,医院旁边的一些商店营业,门诊患者不断增加,乌剑利看到这就说:“安静,不是武汉应有的样子。 热闹的是大武汉。 ”

当天上午,乌剑利在门诊就诊孕产妇15人。 “为了防止人员凝聚引起交叉感染,现在也进行了预约就诊,医院门诊全面恢复。 ”。 他说

乌剑利是辽宁人,从同济医学院毕业后,留在武汉工作,他早就把武汉作为第二故乡了。 疫情爆发前,他刚完成一年半的援疆任务,就放弃假期坚守第一线。 “感觉武汉有危机,我和她一起进退”。 60多天,乌剑利完成了10多例确诊或新冠肺炎孕妇剖腹产手术。 目前,他还在为5名被隔离的待产新冠所致肺炎孕妇保驾护航。

期间武汉很安静空很宽敞,每次伍利在产房听到婴儿的哭声时,都会感叹“这个时候是最好的声音”。 一旦解除汉通道的限制,乌剑利反复表示:“生活的希望无法停止。”

冬天去春天来了,乌剑利笑着说:“在隔离病房和手术室错过了整个春天。” 他期待着再次进入武汉这座城市的怀抱。 “我想去东湖看看春天的意义。 我也想去河边看闪耀的夜景。 我想念她的方方面面。”

这是心灵的洗礼

4月6日,武汉表示将解除离汉通道管制,协和医院心外科护士长王晶表示,期待着解除后越来越多的患者生病。

王晶从1月27日开始的三周内,被派往武汉市红会医院隔离病房接受支援。 经过隔离注意,3月初,离家两个月的她终于回家了,第一件事是紧紧拥抱10岁的儿子。 在家和儿子一起做作业、画画,为他讲解新冠引发肺炎的科学知识,这些平淡的日常生活现在在王晶看来很珍贵。 “虽然生活还不方便,但是可以回家和家人一起过。 对我来说,小房子已经“解封”了。 武汉这个“大家”也需要重回正轨。 ”

王晶负责护理心外科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疫情期间,该科手术量锐减。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近期患者增多。 王晶说,协和平日就有很多外国患者,随着管制的解除,科室很快就会忙起来,但无论多忙,我都很高兴。 由于一切恢复正常,患者将及时得到救治。

王晶是地道的汉族人,生活在汉口和武昌两地,对武汉的角落有着深厚的感情。 “武汉人很坦率,疫情期间大家齐心协力,经历生死,接受心灵洗礼,我们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 情况正在好转,王晶两个月前的愿望似乎也能实现。 “我想再次回到红会医院,在那里支援的时候,得到了两位护士长的协助,但是很遗憾,没有见过她们的‘真实身份’,想见她们。”

基层党员干部——

“尽自己所能贡献力量,无论多么艰苦都是值得的。”

湖北日报所有媒体记者王哲

陈诚是90后党员,博士,在长江新城管委会整合一处工作才一年多。 1月30日,他主动参加诹访家矶街道防疫工作。 截至2月3日,他沉入洪山区和平街丽华苑社区。

“一开始,我真的很担心。 特别是当时的妻子还抱着孩子。 但是,我觉得作为90后的年轻党员,确实应该做点什么。 ”。 陈诚说。

社区一线工作繁琐,“四类”人员排查、巡逻、送菜、联络物资发放……从下大雪到春暖花开,陈诚说在社区防线上工作了两个多月,忙碌而充实

对陈诚个人来说,博士毕业了,但以前很少接触基层,通过一个多月的下沉社区,他加深了与居民群众的血肉感情。 看到现在疫情慢慢好转,社区居民的状况也越来越好,心里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不管怎么辛苦都值得”。

武汉市计量所热能室负责人韩基础也和陈诚一样印象深刻。

4月6日,在市计量所大楼2楼的热能实验室,汉基正在检查手持式红外线温度计。 他介绍说,武汉市计量所是全市唯一具有国家资格的测温检定机构,疫情期间,该组成的计量所温度计量突击分队,将为全市交通枢纽人员提供测温设备的检定保障服务。

截至1月22日,突击队免费服务天河机场、3个车站、3个公交车站、80个地铁站、59个企业活动重启机构和公司。 疫情期间,武汉市计量所设立全天候体制,随时通过电话,随时处理咨询人的技术解答、计量服务预约和接待,保证计量工作不因疫情而中断、因难而退。

“全国一局,只有大家团结起来,现在才有困难的局面。 ”。 韩基说,作为计量业者,能在国家危难时贡献自己的力量,是非常荣幸的,一定会继续从事本职工作。

志愿者代表——

“传播志愿者精神”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夏中华王哲

4月6日9点,在武汉青山工人村康复站,90天后志愿者华雨辰早早来到这里,准备当天白天和晚上的广播。

3月9日,青山方舱医院休馆后,她立即转战“康复”,长达20多天。

事实上,作为小学音乐老师,当播音员还只是华雨辰众多志愿者活动之一。 此前,她曾担任接送医务人员的“司机”、收钱站“测温员”、隔离点“搬运者”等,被誉为“武汉战疫全能志愿者”。

“武汉即将解除离汉通道管制,期待也很兴奋。 ”。 华辰表示,作为众多志愿者之一,武汉不仅见证了从暂停到重启的全过程,而且为自己有幸参加了这场战争而感到自豪。 期待武汉早日恢复活力,恢复往日活力。

华雨辰表示,解除离汉通道只会证明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胜利。 一步,除了继续康复中心的广播事业外,必要时还积极参加其他志愿者活动。 另外,复学回国后,她将志愿精神传递给下一代,在学生中弘扬越来越多的正能量。

4月6日清晨,70天后,汪洋开车送武汉市九医院的医生去上班。 当天下午,他又准时来到青山北湖收钱站,开展解封前的测温服务。

这是汪洋参加战争“瘟疫”志愿者的第74天。 他说这几天自己得到了很多感动。 我至今还记得今年年初六早上,运送汶川六辆捐赠物资的车辆从北湖收款处进入武汉。 那一瞬间,他第一次流泪,和在现场的警察敬礼。

“保护我们城市的,不仅仅是我们,还有全国各地的同胞。 相信有全国人民的支持,解封后的武汉一定会加速发展。 ”。 汪洋表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即使返岗复工,自己也将在业余时间投身社区防控服务,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年33岁的卫婧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 从除夕开始,她和朋友们参加医疗物资保障志愿者活动,在线联系湖北省内280多家医院,为爱心公司、爱心组织捐款,一组被各医院接收。 卫婧说,在持续50多天的志愿者工作中,她的内心很感动——武汉是一个英雄的城市,在怎样的危难中前来支援的各省市医疗队,以及所有的捐赠公司和组织,还有许多陌生的志愿者伙伴们,都令人难忘和感动。

“阻止疫情,很多人不断努力,不断付出。 这是爱的力量,是我们城市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团结前进,永不放弃的力量。 ”卫婧说,被按下“暂停按钮”的武汉,两个多月后终于重新开始。 “这次疫情过后,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自己和家人,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和拥有的东西。 ”

逗留在中国的外国人-

“感谢武汉对外国人的关怀”

4月6日,汉阳区滞汉人员集中部署,荆门小伙符文冰正在整理行李。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溪摄)

湖北日报所有媒体记者朱惠通讯员刘晶朱胜妮

4月6日10点30分,在武汉市汉阳区停留的汉外国人集中安置地点,29名滞汉人正在收拾行李,预定8、9日出城返乡。

50岁的王荣秀是四川人,在广州的化妆品企业打工。 1月23日,她从广州坐火车到达武汉。 “那天,武汉封城了。 没能回四川。 我在武汉的朋友那里住了一段时间。 后来被安排了住宿地点。 ”。

“回广州上班的票已经买了。 》王荣秀向记者展示成功通过手机购票的消息,4月8日凌晨0点50分,从武昌站乘坐k字头列车前往广州。

“王荣秀是安置所最早乘车离开汉办的人,我们为她安排了车辆,当晚把她送到了车站。 ”。 据该安置所工作人员刘菲介绍,3月1日安置所正式运行以来,累计共有287名滞汉人员在安置地点,目前仍有107人在安置地点,有街道社区发布的健康说明、核酸检测阴性说明和健康码绿色码,其中近7成已远离汉颌

6日上午11点,湖北荆门人符文冰在安置所a4-135房间整理行李。 他年前在苏州旅行,经过武汉时被滞留,没能回到荆门。

符文冰已经在网上买了4月8日从汉口到京山的火车票。 “谢谢你在武汉这么艰难的时候,照顾我们的外国人这么好。”今年6月大学毕业的鲁宾说:“我非常喜欢武汉这个英雄城市,希望有机会来武汉工作并迅速发展。”

标题:“记者探访江城多家社区,社区从业者表示一刻不松劲,持续加强小区防控”

地址:http://www.ok-sl.com/xwzx/12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