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61字,读完约5分钟
本公司北京8月6日电题:从“无障碍”家庭到“无障碍”城市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必须跨越几个关口”
总公司记者孙少龙
8年前,《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颁布实施。 8年来,中国致力于无障碍环境建设行业要点,逐步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大支持力度。
目前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现状如何? 还有现实的问题吗? 与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相比,记者近期采访了相关部门和专家。
推进家庭无障碍改造事业的几点思考
对普通人来说,关灯是生活中最普通的小事,但对54岁的残疾人姚国来说,往往需要努力。
姚国是宁夏青铜峡市瞿靖村民,4岁时因交通事故致残,只能靠轮椅和拐杖行走。 为了处理他生活的困难,当地的残余分子对他家进行了无障碍改造,使用了遥控电灯、带扶手的无障碍厕所,炉灶也在适合他的高度进行了改造。
作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无障碍改造事业关系着残疾人的生活起居,影响着他们最基本的生活质量。
据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诉求动态更新数据统计,从2019年到2019年,全国共为435万残疾人完成了家庭无障碍改造,其中包括55万贫困重度残疾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的覆盖率为年的9.6%至2011年的9.6%。
而且,随着无障碍环境建设事业的发展,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事业从简化、标准化改造过渡到了个性化定制,更好地满足了残疾人差异化的诉求。
为此,中国残联先后制定实施了《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规定了改造工作的大致情况、复印件和保障措施,为各地开展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中国残联维权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残联将于今年8月底前完成年卡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并根据残疾人的残疾状况、诉求和居住环境的增加进行投入,以提高改造标准,提高改造水平。
城乡无障碍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从盲道、各种公共场所出入口的坡道,到无障碍电梯、厕所,再到文体休闲场所专用的轮椅座位和电影院视力障碍者的听影设施,无障碍设施不仅体现了城市文明的象征,也最体现了城市的“温度”
在综合咨询处和值班处的低位柜台设置40-45厘米的容膝空之间,让坐轮椅的残疾人能够更舒适地工作。 在距离楼梯起点和终点30厘米的地方设置盲道,让刚走楼梯的盲人能够进行进一步的心理调整……
在北京大兴机场,这样以厘米为单位的精细设计随处可见,设计者对残疾人群体的关怀也体现在这每厘米的用心上。
1989年《残疾人便利采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试行)》颁布实施以来,中国相继出台了《城市公共交通设施无障碍设计指南》等国家标准,国家民航、铁路等主管部门也分别制定了实施领域的无障碍建设标准规范。
党的十八大以来,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进一步加强,法规和政策措施呈现明显增加的态势。 截至2007年,全国省、地(市)、县制定了无障碍环境与管理法规、规章等规范文件475份。
在国家的大力推进下,在意同情心的“温度”从城市蔓延到了乡村。
据中国残联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所有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开展了建设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的事业,开展无障碍建设的市、县达到1737个。 全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有79%的出入口、51%的服务台、34%的厕所进行了无障碍建设和改造。
制度、人才、理念不可缺少
近年来,我国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配套器具的供给和适应服务,逐步完善相关法规和标准,加大支持力度。 但是,当前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快速发展仍存在“障碍”,亟需打破。
记者采访得知,随着《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的出台,各部门、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法规和规章,但其中相当一部分条款具有激励性、倡导性,且缺乏较为有效的处罚措施,实际效果也打折扣。
“无障碍标准的执行要落地,不能减少制度规范的保障。 》清华大学无障碍快速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邵磊认为,必须协调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政策法规与民事、行政等法律的关系,搞好《规则》与《法》的联系,才能真正提高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政策法规的效能。
事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人才和产业生态的支撑。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张家口比赛场馆设计负责人张利介绍,无障碍环境建设专业、技术行业跨度较广,涉及建筑、计算机、医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这也对相关人才队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社会大众建立正确的无障碍观念是很重要的。 邵磊表示,随着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无障碍建设不是残疾人、老年人等的特殊诉求,而是涉及全体市民的基本公共服务。
“无障碍建设应该是城市的底层,不是城市的装饰。 ”张利说。
标题:“从“无障碍”家庭到“无障碍”城市 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还需“过几关””
地址:http://www.ok-sl.com/xwzx/12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