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43字,读完约10分钟
大浪一号发射场面。 资料照片
今年10月12日是我国第一代固体潜地导弹巨浪一号发射成功38周年纪念日。 38年前的那一天,在渤海的某海域,喷火的蛟龙跃出水面,向着碧空呼啸,在大海的空间描绘出壮丽的景观。 从此,我国成为了拥有自行研制潜射导弹和水下发射战术导弹能力的国家。
很多人不知道,巨浪1号的总设计师是“两弹一星”的元勋、中国固体战术导弹的创始人黄纬禄。 他用一生为国家铸造了“剑”,在第一枚弹道导弹、第一枚搭载核弹头的导弹、第一枚潜在导弹……中国战术导弹事业的各个里程碑上刻上了他的名字。
黄纬禄:掀起“巨浪”咆哮9天
■杨元超王乐萍
黄纬禄的业务照片。 资料照片
“如果中国有这样的‘大人物’,帝国主义就不敢侵犯我们。”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阅兵上,东风-41洲际战术核导弹登场,现场观众热烈欢呼。 从弹道导弹到巡航导弹,从常规导弹到核导弹……“东风快递,使命必达”,展现了我国战术实力“王牌”的崭新面貌。
车在响,剑在跑。 这一刻,你认为60多年前的中国,除了黄纬禄之外,没有见过导弹吗?
然而,60多年过去了,《地火天雷》震耳欲聋,黄纬禄等功勋科学家亲手打造的大国长剑,高举了民族尊严,忠实地捍卫了这片神圣的土地。
黄纬禄的一生是不可复制的传说!
传说的出发点要追溯到1940年代。 1943年,他去英国留学,寻求科学救国。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幸运地看到了英国缴获的德国v-2导弹。 看到导弹繁多的《五脏六腑》,黄纬禄感慨地说。 “如果中国有这样的‘大人物’,帝国主义就不敢冒犯我们! ”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面临着超级大国不断增加的核威慑力量,危机十分严重。 因此,毛主席呼吁:“核潜艇哪怕一万年也要出动。”
只有将装有核弹头的战术导弹携带到核潜艇上,才能构成一国的二次核打击能力。
1957年,在成立一年的中国导弹研究开发机构——国防部五院,黄纬禄开始了他的导弹人生。
当时,我国的导弹事业从零开始,许多技术人员没有搞过导弹,基本上是半路出家。 黄纬禄鼓励大家说:“搞研究就像登山一样,只要坚持不懈地爬几次,无论多高多陡的山都能爬上。”
从此,黄纬禄和战友们以“不通知父母,不通知妻子”的铁律,隐姓埋名,克服了困难的难关,开始了我国导弹开发的新征程。
他们白天在实验室做实验,晚上学习外文资料,以会战式的工作强度进行研究。 不管失败几次,都能取得一点进步。 经过多次进步,最终成功发射东风一号。
开发东风2号时,正好赶上“三年的困难时期”。 黄纬禄发明了“抗饿新疗法”,晚上加班肚子饿得厉害的时候,把皮带系在里面,真难受的时候冲酱油汤充饥……
在许多人眼里,黄纬禄是出了名的好脾气。 面对导弹,他很严厉。 他经常说:“一枚导弹聚集了千万人的劳动,一个螺丝、一根导线、一个焊接点出现了一些问题,所有试验都有可能失败,必须力求万无一失。”
在一次导弹测试中,某个继电器偶然一次也粘不上。 再测试几十次后,没有出现这种现象。 有人认为可能不是接力的问题,但我不想再测量了。
黄纬禄严肃地说:“我们要有科学的态度,不是“粗略”“可能”,而是要抓住“偶然”放手。 ’说。 经过不懈努力,他们发现了继电器衔铁上残留的小铁屑,没有造成很大的损失。
大胆细心,黄纬禄是作为技术指挥家的生动脚注。 每一个紧要关头,他都经过周密的分析,总能做出决定。
某导弹发射准备5分钟后,一级伺服机构的反馈电压表的指针突然晃动。 由于突然异常,指挥所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黄纬禄不慌不忙,第一时间询问了平台的情况。 知道平台没事,他沉思了一会儿,说是外部轻微振动造成的,不影响发射,果断下达了发射命令。
也就是说,发生了导弹暴涨空,实验顺利成功。
很少有人知道“从零开始”的事业是多么艰难。 只有黄纬禄和战友们知道,他们不分昼夜,经历了多少艰难的低谷,获得了载入史册的辉煌瞬间——
1960年11月,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枚导弹东风1号,实现了中国军事装备史上导弹研制零的突破。
1964年6月,东风二号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揭开了中国导弹快速发展史上自主开发的新的一页。
1966年10月27日,中国第一枚导弹发射的原子弹在核试验预定地爆炸成功,震惊了世界!
短短十年间,中国的导弹事业走上了从仿制到研发的自主创新之路,在海外取得了被誉为“神话般不可思议”的进步。
“他瘦了,导弹却飞了。 这是挖出肉来补充导弹的。”
想起开发大波1号的那天,黄纬禄形容当时的条件说:“没有经验,没有资料,没有现成的试验设备和地方可供参考……”。
1970年3月,核动力潜艇上配套的新型运载火箭和导弹研制任务正式明确,黄纬禄被任命为总设计师。 当时,中国已经有液体地地导弹,但准备时间长,机动隐蔽性差,需要开发驻地导弹。
前方没有路。 为了国家核心战术的利益,黄纬禄决心开辟道路。 在担任总设计师之前,黄纬禄以控制技术为主力,对导弹的整体设计并不熟悉。 因为是第一次开发,所以大家心里没底,各部门都留有足够的余量。
在“技术人员在技术问题上意见分歧,一方完全没有道理,一方完全没有道理的情况”的紧要关头,黄纬禄召开了专门会议,要求大家静听各方意见后,拿出余量,分散难点。
他在会上总结的“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力共同把握、有风险共同承担”的“四共同”大致是这样的。 至今,这仍是中国航天系统工程协同工作、处理问题的《金科玉律》。
为了提高处理技术问题的效率,黄纬禄又做了“故障树”。 即,遇到技术问题,从根到尖逐步评价,认识解放的一面。 据说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导弹的研发进度,黄总是“失灵准”的导弹医生解体。
获取导弹水下的基本力学参数,是各国研制潜在导弹必须面对的重要技术课题,模型弹重量近10吨,长10米多,扔在哪里,怎么扔,技术人员意见不一致。
黄纬禄胸有成竹,蕴藏着“奇招”。 1970年7月的一天,人们惊讶地发现,一辆巨大的起重机停放在新建的南京长江大桥的中央。 就像火光冲天一样,“大人物”以各种各样的姿态被扔入水中。
“只要带出导弹,无论多么大的困难,他都必须克服。 ”航天科学工业集团二院原副院长、黄纬禄的同事王文超记得,导弹壳体内温度达到50度以上,近60岁的黄纬禄进入壳体内获取资料,导致手背受伤。
最终,实验获得了足以支撑导弹试制的重要数据。
1982年秋,巨浪1号首次飞行失败。 参加者心情沉重,没能吃饭,没能睡着。 黄纬禄告诉大家:“实验失败主要是弹的问题,我是总设计师,我负主要责任。 ”。
黄纬禄带领技术人员大胆排除故障,只用了6天就查明了问题,并采取了预防措施。
再发射当天凌晨,上级的建议被延期了。 黄纬禄再次承担了风险和责任。 “该考虑的都想好了,都准备好了。 发射条件已经具备,我认为不能推迟。 ”。
上司同意了他的提案。 这次,发射成功了。
千钧一发的压力在这一瞬间释放了! 那时,由于过度劳累,黄纬禄瘦了11公斤。 一位同事开玩笑地说:“他明明瘦了,导弹却飞了。 这是挖出肉来补充导弹的。” 开玩笑,同事眼中闪烁着泪水。
“如果有来世,我还想做导弹研究。”
宇宙产业系统的人们知道黄总重量技术,更重要的人品。 他经常说:“要工作首先应该成为人。 一个人虽然人品好,基础差一点,但是可以完成这个任务,但是技术好,人品不好,技术偏。 ”。
黄纬禄从不自命为专家,对任何人,都很谦虚。 某型号的导弹总师杨德润回忆说。 “黄老教授教了知识,没有问‘你听不懂’,而是说‘没说清楚’。 说不同意见的时候,不是直接否定对方的观点,而是说“可以这样想吗”……”
担任大波一号总师时,黄纬禄主动和大家聊天,承认自己对整体设计不熟悉,对型号了解还很浅,请把他当做小学生一样教。 “我一次也不擅长,请再说一次”。
巨浪1号实验成功后,面对层出不穷的荣誉,黄纬禄的表现非常淡定。 他在一个报告会上说:“大家把赞美的话加在我头上,我很抱歉。 作为技术指挥,任何时间都应该重视党和国家事业,从实际出发,大胆负责,不应该考虑个人得失。 ”。
1999年,国家决定授予“两弹一星”勋章。 在推选候选人时,黄纬禄自愿相让。 他说:“功劳是大家的,宇宙工程学不是一个人或少数人完成的。 不能因为我是总师就总是把荣誉归于我的头上。”
由于黄纬禄态度坚决,航天科工集团两院选择了其他人。 但是在上级的决定中,还是授予了黄纬禄“两弹一星”的勋章。
年7月,黄纬禄卧床不起。 他对日本一无所知,仔细凝视着窗外的天空空,沉思了很久。
他想到心爱的导弹事业,心里很高兴。 黄纬禄退休后,各级领导前来探望,他总是谈论导弹,一提到导弹,就精神饱满地沉浸在自己的构想中……
“我想再去一次发射场,再一次看到导弹飞过! ’他想起了宇宙科学技术人员“后浪们”。 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上流传着“卖茶叶蛋比造导弹好”的消息,航天科技人员流失严重,他用语言教导影响并挽留了众多人才。 现在,他们大多已成为导弹开发队伍的核心力量。
黄纬禄的学生去医院看望他,他笑着说。 “你们做得比我好。 希望在你们之上。”
他想到天真的孩子们。 黄纬禄住院不久,在“两弹一星”大学生夏令营请黄纬禄写礼物。 他手抖得厉害,不会写字,也不忍拒绝。 在女儿的帮助下,他发扬了“两弹一星”的精神,勇敢地承担了民族复兴的重担。”
黄纬禄相信,他们中有些人将来会成为导弹专家。
“如果有来世,我也想做导弹研究”年11月23日,黄纬禄带着对导弹事业的留恋,结束了近一个世纪的宏伟人生。
生活在精神世界的人,超然于事物之外。 一进入黄纬禄的房子,谁都会对这座简朴褪色的老照片一样的房子感到震惊。
改革开放后,上司三次提议让他搬新房子,但他拒绝了,旧房子住了半个世纪了。
黄纬禄有专车,孩子一次也没坐过。 老伴住院后秘书安排了我,他听了,无论如何也要付油费。
黄纬禄生前的秘书说:“黄老人很好。 去国外出差,交通工具去就行了。 一日三餐吃得很饱。 休息一下住宿就行了。 ”。
人死了,精神永存。 他留下的崇高精神,已经变成了“剑”的灵魂。 在他的科技新闻国的精神感染下,一批青年科技工作者正在蓬勃发展,向尖端科技的巅峰冲锋。
标题:“黄纬禄:中国战术导弹事业的各个里程碑都镌刻着他的名字”
地址:http://www.ok-sl.com/xwzx/12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