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33字,读完约5分钟
□姚晓亮
闲暇时享受看书,有了孩子后也想把“书”的种子撒在孩子的心里,从小就对女儿养成了阅读习性。 每天晚上睡觉前,静静的给她看完两三本图画书,用亲吻说晚安,让她在梦中继续故事的色彩和缤纷。 但是最近,6岁的女儿意识到社会交往和玩耍的乐趣超过了读书。 我自己安慰一下,孩子的天性本来就喜欢玩,而且她也是社会交流的年龄。 但是,心底总是有一丝担忧。
前几天,一个朋友给我寄了一本儿童书《小恐龙可可奈》。 这是济南出版社与兰登书屋共同引进的德国国民儿童书,非常适合4~9岁的孩子们。 此时,我接触到了“桥梁书”的概念:介于图画书和纯文案之间的书的类型,就像是架设在亲子阅读和自主阅读之间的桥梁,一个过渡。 该书文案一般不超过1万字,页数不超过100页,文图比例不到一半,文案通俗易懂,句型简单,故事兼具幽默性和文学性,深入童心,可以一口气读完。
概念很好,但是不知道西方理念落地后中国适应性如何。 我对女儿的信感到疑惑,回去读了一本书,但读了也停不下来。 我在和女儿一起浏览的过程中,能明显感受到女儿集中注意力的精神状态,她有时紧张、兴奋,似乎把自己带入了书中主人公可可奈的冒险故事中。
《小恐龙可可奈》是一本很薄的12本书,在6岁的女儿的催促下,我和妻子只用了三天就告诉了她。 结束还不够,女儿又在网上看了猫的动画片。 《恐龙可可奈》在德国是现象级畅销书儿童图书,世界上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发行量达1500万册。 年在德国被动画化,一路大热到中国。
这本书里三个主角的性格不同,但无一例外都是向善向美。 可可奈是一只喷火小恐龙,有正义感和好奇心,热爱探险。 那有两个好朋友。 一个是小豪猪。 我很喜欢学习,精通各种专业信息,但是有点勇气。 另一个是恐龙奥斯卡。 是不吃肉的肉食恐龙,素食主义者,不怕,但好像只怕蜘蛛。 家庭、优势、个性、甚至物种的差异,都不会阻碍它们的友谊,它们相互包容、相互激励、共同成长。 在探险途中,他们会遇到困难,但凭借智慧和勇气,总是有解决的能力。
这本探险类儿童书结合了东西方的各种传说、名著,将我们熟知的异域文化符号融入到故事中,让久违的场景、相似的人物、不可思议的情节,大人和孩子都开了个头。
孩子们可以和可可奈一起驾驶潜水艇在海底游泳2万里。 像爱丽丝一样走在不可思议的地方,和森林王子一起去丛林,找亚特兰蒂斯,拜访圣诞老人,回到白垩纪……很多时候,大人都觉得不可能的挑战和任务,但是可可奈和伙伴总是在想办法 把探险的“危险”拉到了孩子和大人的边缘和极限。
《小恐龙猫》一书就这样很快看完了,但是猫的故事在我心里很久没有结束。 女儿马上就到入学年龄了。 在这个急剧变化的社会里,未来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素质,在未知的未来拥有一席之地,我有时会想“能诗意地生存吗?” 当然,无论男女,未来的孩子都必须以基于能力的独立身份进入这个世界,宣布自己的存在。 我该怎么办? 我的想法很浅,但是总结起来,我认为还是应该努力培养孩子的“四力”——“集中力、思考力、想象力、生命力”。 只是,在如何养育孩子的“四力”上,我还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 在《小恐龙猫》故事的余韵中,我有点惊讶。 这个“四力”竟然如此生动地在故事中串线。
首先要说集中力,集中力的背后是探索精神。 我至今也忘不了女儿3岁时玩拼图时那种沉迷的状态。 那是初步的探索。
探险显然是更高级的探索。 在恐龙可可奈美妙的想法和探险行动的背后,隐藏着对德国式教育探索精神的尊敬。 探索是孩子成长的出发点,会影响他们将来学习新知识、结交新朋友、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我再说一遍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探索能力绝不过时。 探索精神将成为孩子未来快速发展的核心素养,也是集中注意力的前提。
而《小恐龙可可奈》的故事中,充满了包罗万象的知识点、天文地理、历史传说、文学典故、异域风情,让孩子开阔眼界,让孩子明白世界不是眼前所见的样子,需要很多立场的认识和思考。
另外,《恐龙可可奈》成为带着孩子入海,在丛林中寻宝,穿梭时空,拜访圣诞老人,发挥想象力的最佳典范。
基于以上的集中力、思考力和想象力,孩子们看到恐龙可可奈每次探险都无拘无束地回到生活中,他们心中一定会主动与世界建立更深的联系,向世界更充分地展示自己已知的、未知方面的欲望。 这不就是生命力绽放的前哨吗?
最后,说一下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记忆点。 可可奈邀请了从未来过恐龙岛的圣诞老人后,不仅收到了所有恐龙想要的礼物,更重要的是,可可奈还给圣诞老人准备了当地特产作为礼物。 这是一个名叫圣诞老人的专职“礼物”好人,第一次收到别人的礼物。 真的很棒,很感动,很可爱。 要让孩子们将来能诗意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多么多的能力背后能得到“善良”的清凉散呢? 信息推荐
德国提议发放促进汽车产业恢复的购车补贴
作为经济刺激措施的一部分,德国经济部提出发放总额50亿欧元(约56亿美元)的汽车购买补助金,帮助汽车制造和销售领域恢复正常...
标题:“将来的孩子何以“诗意地栖居””
地址:http://www.ok-sl.com/ozdt/5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