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30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量子波动速读》在网上流传,微博上游出现了许多某教育机构组织的6—10岁儿童进行量子波动速读大会和日常学习的视频。 视频中,孩子们坐在大房间里埋头翻书。 房间里挂着横幅,“与其为孩子补习功课,不如学习补习方法”,工作人员翻了几分钟书,充实了几十万字的阅读!
现代社会最可靠的不是科学。 因为科学是揭示事物规律的比较有效的方法。 看到这,有些人总是祭祀各种科学上衣,包装糟粕和垃圾,骗取别人的信任。 在“量子波动速读”这个项目上,是为了骗钱。 据一位家长称,这样的培训班需要5万元左右的费用。
量子波动速读》中的量子既是流行用语,也是学科的复制品。 德国物理学家m·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量子概念,如果物理量中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单位,则其物理量被量化,最小单位称为量子。 后来,物理学家发现能量、角动量、自旋、电荷等其他物理量也呈现量子化现象。
之后,与量子相关的概念层出不穷,有类似量子力学(研究微观物理世界的理论)的,也有类似量子纠缠(文学作品可以抽象表达)的完整概念。 因为科幻作品的故事方法之一被嘲笑为“不决定的量子力学”。 量子也成为了当今尖端和最说谎的学科行业,这些东西不仅不擅长普通公众,很多专家也云雾缭绕,不太好。
既然很多人不理解,量子几乎成了百架要素,用量子安身立命的满大街都是,比如量子水、量子鞋底、量子袜子、量子空气净化器、量子医学、量子保健、量子能量嵌入等,现在又出现了“量子波动速读”的粉墨 做这个把戏的人,这是一种革命性的阅读方法,在波动速读的过程中,只要高速翻书(和洗扑克牌一样的速度),不用打开书就能理解和复述书的副本。 这个解释其实不用戴量子马甲,古人早就有了,“秀才不读书,知天下”,比现在翻书强多了。 但是,首先从常识,也就是基本的生理和认识心理学来看,只要没读过书,就会发现书里的文案完全违反了已经被证实的认识规则。 人们要阅读分类,首先要看书,也就是复印件上的复印件,进行分解和理解,获得知识和认识。 浏览知识最简单的就是死记硬背,最好的学习就是了解分解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观念。 只要不打开书,就听不到语言符号和声音,别说理解书,连理解句子和语言都完全不可能。
《量子波动速读》还使用了“波动”和“速读”来达到神话的浏览速度,有点涉及速读训练。 这个概念其实也不新鲜。 前几天,一个叫七田真的日本人推出了“七田真全阶段波动速读训练卡”。 是为了训练速读而写的。 但是,这个训练课程并不像因效果而在书中吹嘘的那样,很快就恢复了原形。
因为人脑对文案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通常,人的阅读速度为每分钟200—400个单词,一般的速读训练设在考试所,是训练阅读的妙手,最多可提高到每分钟400—500个单词。 如果加速到1分钟1000个单词以上,则浏览速度和理解不能并存,因此会影响理解。 更重要的是,限制浏览速度的首要是语言能力,而不是一只眼睛的视野和移动速度。 另外,人在浏览时视线集中在眼睛中央的凹部,只能看到很少的语言。 人类进化的双眼布局完全不是一目了然的。
一分钟读完十万字,不过是在编神话。 《量子波动速读》不过是披着科学外衣的骗术,家长们要跳洞,相关监管部门也要行动,不能任凭它继续诈骗。
(据《中国教育报》)信息推荐
德国司法部长称9日的枪击事件为“极右恐怖袭击”
新华社柏林10月10日电(记者任珂张远)德国总检察长克里斯蒂娜·兰博希特10日在德国东部城市哈雷9日发生枪击事件...
标题:“警惕披着科学马甲的“速读”骗术”
地址:http://www.ok-sl.com/ozdt/4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