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欧洲时刊致力于宣传中华文化和民族优秀传统,维护欧洲华人社会利益,提倡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促进和发展法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同中国的友好关系,沟通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旅法、旅欧华侨、华人的团结与共同繁荣。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深圳无人快递车与公交车发生对峙,技术与管理问题引关注

深圳无人快递车与公交车发生对峙,技术与管理问题引关注

2025-05-14 11:07:10 / 作者:郜楚云/ 来源:欧洲时刊/ 阅读:

5月9日,深圳市龙岗区一处十字路口发生一起无人驾驶快递车与公交车“顶牛”事件。据现场视频显示,一辆无人快递车在左转时疑似因路线错误,与正在左转车道等红灯的公交车发生对峙,公交车司机下车查看后无奈摇头。事件引发公众对无人驾驶技术安全性和管理规范的讨论。


测试车辆上路合规性受质疑

涉事无人快递车由新石器无人车公司运营,悬挂“苏X”测试车牌。根据深圳市2021年颁布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智能驾驶测试车辆需取得临时行驶车号牌,并在指定路段、时段进行测试,且不得搭载无关人员或货物。2025年,深圳虽扩大了物流无人车的试点范围,但仍需符合严格的运营要求。目前,深圳交警尚未对此事作出具体说明。


责任归属:企业或成主要担责方

按照深圳现行法规,完全自动驾驶车辆发生违法行为时,责任由车辆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不涉及驾驶人扣分。类似事件并非首次发生:2023年江苏、北京等地均出现过无人车因系统误判导致的交通事故,最终由所属企业承担处罚。此次事件中,据知情人士透露,事故原因是道路标线更新后,无人车地图未及时同步,导致车辆误入错误车道。事发后,涉事公司已升级地图数据,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行业发展:技术与管理仍处磨合期

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推出无人车管理政策。北京投放了超600台无人物流车,深圳则计划在2025年加速功能型无人车的规模化运营。然而,技术成熟度与交通适配性仍存挑战。业内人士透露,无人车在复杂路况下可能出现算法延迟或传感器误判,导致异常停车。尽管L4级无人车在特定条件下可实现完全自动驾驶,但面对突发情况时,仍难以像人类驾驶员一样灵活应对。


专家呼吁:技术发展需与社会治理同步

陕西省社科院实践哲学研究室主任王晓勇指出,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暴露了技术创新、公共管理与社会认知之间的脱节。部分企业存在“效率优先”的倾向,将公共道路视为“试验场”,而忽视了风险评估。他建议,无人车应在封闭场地完成基础测试后,再逐步在低风险区域试运行,同时完善责任认定和公众救济机制,确保技术发展与社会治理协调并进。


此次事件再次引发对无人驾驶技术安全性和监管体系的思考。未来,如何在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保障公共安全,将成为行业和管理部门共同面对的课题。

标题:深圳无人快递车与公交车发生对峙,技术与管理问题引关注

地址:http://www.ok-sl.com/xwzx/39198.html

上一篇:next是什么时态_

下一篇:没有了

心灵鸡汤:

免责声明:欧洲时刊是欧洲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新闻门户网站之一,本篇内容转载自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本人将予以删除。

关于欧洲时刊

欧洲时刊致力于打造欧洲权威中文信息服务网站,全新的版面彰显 “时代感·开放性” ,塑造 “全面·全新·权威”的动感网络媒体新形象 。问世至今,素以不懈努力探索改进报纸质量,更以竭诚服务的姿态不断贴近读者的需求。因此欧洲时报从来不拘一格,形式和内容永远紧跟时代。读者都是旅居欧洲的华人、华侨,还有在欧洲各国的中国留学生和中国派驻欧洲、北非各国的外交、商务机构的工作人员。除此以外,一些研究中国文化、关注中国现状及发展的外国汉学家、爱好中国文化和学习中文的外国学生也是欧洲时报热心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