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664字,读完约19分钟
1969年,21岁的杨光元抱着为国捐躯的热血情怀参军,本可以成为一名海军战士的他,阴差阳错却成了一名基建兵,在部队里淬炼成素质过硬的管理能手,为祖国建设、队伍管理贡献了很大的智慧与力量。1982年,改革的春风吹拂着南粤大地,年轻的杨光元与战友一起,怀着万丈豪情开赴深圳,发挥奉献拼搏精神,共同谱写了深圳早期建设的壮丽诗篇。
热血青年成为基建兵
1969年3月2日,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又名中国对苏联的边境自卫作战)爆发,中苏边境局势紧张。在这场战役中,涌现了一批战斗英雄,四川省绵阳籍的王庆容烈士就是其中之一。那一年,绵阳农校毕业的杨光元21岁,已经在绵阳县战斗区火花人民公社四大队第一生产队当了3年的会计。“我们的祖国神圣不可侵犯,为了保卫祖国,我可以为国捐躯!”杨光元说,自己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作为一名热血的共青团员、民兵副排长,特别是受到王庆容烈士的感染,也产了参军上前线打仗,保卫祖国保卫党中央的念头。
1966年,学生时代的杨光元(三排右三)与同学在北京合影
杨光元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他们都不同意,因为他刚结婚一年,妻子即将临产,他这一走前途难测,家里也没有照应。生产队队长杨文亮得知他的想法后,也不同意,因为杨光元的会计工作干得好,加之生产队文化水平高的也不多,他当兵走了,很难找到合适的接班人。
虽然大家都不同意,但杨光元仍不死心。大队开干部会议时,他就把参军的想法又告诉了大队党支部书记赵应兴。没想到对方很果断地表示同意,说:“很好啊!我们就该把农村里优秀的青年人送去部队煅炼,我支持你!”
1969年12月1日,通过入伍前各项体检的杨光元得知,自己录上了海军潜艇兵,全忠兴区就他一个,届时会编入东海舰队,12月8日就要出发,为此他非常兴奋。出发前,杨光元与新会计杨静芳交接了会计帐务,生产队还特意杀了一头大肥猪,为他和另外一位即将参军的杨光德饯行,鼓励他们在部队好好努力,报效祖国。
12月7日晚上,公社武装部长任长江突然告诉杨光元,明天他不用去了,海军的名额够了,后来杨光元才得知,他的名额临时派给了别人,于是他就被安排到了陆军部队。那时,杨光元也没多想,他觉得不能参加海上作战,陆上冲锋陷阵也可以。12月10日,杨光元正式入伍,到了部队后,他才得知,自己参加的部队是基建工程兵,是1966年组建的一个新兵种,部队的方针是“劳武结合、能工能战、以工为主”。
1966年,杨光元与同学在天安门前合影
“我们以为所有部队都是扛枪打仗,保卫祖国的武装力量,没想到还有专门搞建设的,当时都有一点失落。”杨光元说,那时大家都觉得“路走对了,门进错了”,打算三年后就复原回家,但部队的锻炼和学习让新兵们提升了思想觉悟,他们意识到解放军是一个整体,陆海空三军兵种各有分工不同,但没有高低好坏之分,都在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服务。“既然来到了部队,我就要好好干!”
设备管理经验兵种推广
1970年2月新兵训练结束,杨光元被分到了三区队土建10中队2排7班架子班,驻地在宜昌市南津关内的姜家庙。当时连队承建的项目有138、140厂房、一八一六工程宜昌中南金库、十号石拱桥等,杨光元所在的架子班就负责整个施工中所有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从地基上来墙砌到一米高时,他们就开始挖坑竖立杉杆或楠竹,绑横担铺跳板,一层一层地往上接和往上翻,等到房屋建成后又拆掉脚手架。
因为文化水平不错,一周后杨光元就被调到连部勤杂班工作,任连队的材料员。上任后,他谦虚谨慎地刻苦学习,认真学习五金手册、材料手册,向技术员陈泽瑞请教如何看施工图纸,学着计算制定提取材料计划,经常跟在老材料员们身后当“见习材料员”,看他们是如何报计划、领材料,没多久杨光元就成了一名素质过硬的材料员。当年他就被评为“五好战士”和“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份子”,受到大队通报表彰。1971年2月,他光荣入党,4月提升为连队司务长。
1967年4月,杨光元(一排右三)与绵阳县农业技术学校毕业同学合影
1972年2月,先后担任过司务长和代理排长的杨光元,因表现突出,被调到了团后勤处物资股当助理员。随后,他与其他从各连队抽调到物资股的干部战士一起,接受了为期半个月的岗前业务培训。“这次培训学习,使我懂得了计划经济时期国家的物资计划生产供货渠道、运输保管使用回收报废处理等程序,掌握了成千上万种物资的名称规格计量单位,以及各类设备材料的统管分配信息。”杨光元说,培训学习到的知识为他熟悉业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2月底3月初,杨光元所在部队奉命调往湖北省应城化工区,建设湖北省最大的化工基地。没多久,他与17名干部战士乘坐火车抵达应城化工区。他刚歇了一晚上,就被装备股的技术员杨友祥“相中”,调到了装备股,负责登记机械设备和车辆、采购各种设备和配件、安排维修等,工作琐碎而辛苦。有一次,杨光元押车从武汉市省农机公司提了两台二九零型柴油机,每台重达215公斤,运抵应城驻地库房外,他与保管员张永君搭上木跳板,就直接用杠子放在肩上抬进了库房里。
杨光元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为更好地管理设备,他下了一番狠功夫。在套用企业管理制度表格的基础上,他结合部队系统的实际情況,创制了一套部队专用的固定资产机械设备管理、车辆管理的可操作性先进模式,制度完备流程清晰,得到了石化兵办和兵种的肯定。1974年,基建工程兵在湖北应城化工区801大队召开了装备管理现场会,20多个支队120多个大队的代表与会,杨光元进行了经验分享交流,后来他的做法在全兵种所有部队推广。“只要过我手的设备,都有编号,从采购、使用、维修到报废,都有详细的记录,相当于是给每台设备都建了一个‘档案’。”杨光元说,之前设备管理混乱,影响生产建设,重新梳理后取用方便多了,虽然这个活很繁琐枯燥,但很重要,必须做细做好。同年,他也因此被记了团三等功一次。
1972年,杨光元在湖北应城化工区
在装备股,全国四处奔波订货采购设备提货是全股的家常便饭。1975年,部队要运输安装一台320吨重的合成塔,需要用到4台20吨的大型卷扬机,这种大型机器只有辽宁省阜新矿山机械厂才生产。那时,机器已经生产出来了,但因为河南发大水,京广铁路中断了,东北进入山海关内的火车都被沈阳东北铁路指挥部控制,再急的物资都被压住,放行时间遥遥无期。部队就派杨光元和机械连的申永红一起去取货,他们拿着介绍信找到铁道部,再去沈阳东北铁路指挥部沟通协调,几经波折,这4台卷扬机才以抢险救灾物资的名义从阜新站运出,经焦枝铁路线运抵宜昌鸦鹊岭车站。
还有一次,杨光元刚好在沈阳军区招待所,突然接到部队电报,让他赶紧去
阜新仪器厂采购200吨、500吨规格的拉力表,并空运到汉口机场。接到指令后,杨光元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往阜新,当天恰逢星期天,办事诸多不便,他就拿着介绍信和实物收据去工厂找门卫,之后陆续找到厂长、供销科、财务科办手续,然后又找拖拉机把10箱货物运到火车站,到了火车站办理完托运,就乘火车返回沈阳,再把10箱拉力表送上飞机,办完这一切已是下午6点多钟,他回到军区招待所才吃上当天的第一顿饭。
杨光元说,做他这份工作,不仅需要耐心细心,更要有胆识和智慧。“外出采购设备或是催货提货,要跟不同的人打交道,也会遇到很多突发状况,都需要随机应变地灵活处理。”
善治连队军民鱼水情深
1978年,杨光元随部队移防至辽宁锦州,同年11月,他被任命为802团16连(机械连)政治指导员。因为是冬天,天气恶劣,不宜施工,所以许多工程都停工了,部队就开始抓军政训练。
杨光元到连队后,每天都坚持开展学习和军事训练。上午组织全员学习内务条例、纪律条例、时事政治、上级文件指示等内容,以大课和分班排学习讨论的方式进行。下午由连长组织学习队列条例,进行军事训练,晚上开展文化学习,给战士们补习小学至初中的文化,或教唱革命歌曲。
那时,很多人都觉得部分城市兵难带,浪费粮食,自由散漫,打架斗殴,思想不上进。一次,一位战士因为随手扔掉一个只咬了一口的白面馒头,连长想给他一个处分。杨光元觉得这是一个教育契机,他作为连队党支部书记,分析了连队的人员结构和思想动态,以及连队存在的所有问题和倾向,决定在连队开展一次节约粮食的忆苦思甜教育。那位战士的母亲是一名受过苦难的老工人,她从鞍山来到了部队,在连队的军人大会上,给战士们作了一场深刻动人的报告,大家都深受教育。哈尔滨轴承厂老干部刘建兵的父亲也来连队献身说法,部队干部和战士们都深受启发,获益匪浅。
经过这一系列举措,杨光元很快就扭转了过去连队个别战士不服管、干部不敢管、做思想政治工作简单粗暴的弊病,连队的各项工作都步入了正轨。
1972年,杨光元在武汉长江大桥前留影
作为连队指导员,不但要处理好“内务”,还要善于化解外部问题。部队当时在南京承建了一个60万吨大型乙烯工程,后来因国家经济调控停建,部队在江边施工的大型机械、履带式装载机、挖掘机往回开的时候,却被村里的老头老太太围住了,不准经过他们的村庄。杨光元了解到,主要是因为村民当时看到建了工厂,以为能去当工人了,后来项目停建了不能变成工人,所以心里有怨气,就对着部队发泄。政府赔了钱,但他们也无力将板结的场地变为良田,村民想用推土机推土堰塘蓄水和松土还地,连队就安排机械战士们认真热情地完成了任务,村民们对战士们也产生了好感。后来,杨光元不断与生产大队干部沟通协商,他们终于放行。在把机械开走的时候,战士们还特别注意不压到麦田,并且把已经黄了未收割的小麦拔了放在一边,不得已压到了育秧田后,杨光元也主动提出赔偿,但大队干部坚决不收钱。杨光元说:“村民都很感动,说我们爱惜百姓的粮食,解放军有困难老百姓支持也是应该的。”最终,在村里停放了几个月的机械都顺利开回了驻地。
筚路蓝缕拓荒深圳
1982年,杨光元得知,基建工程兵要撤销,要改编成地方或中央企业,大部分干部都想转业回家乡工作。当时,想到常年与妻子、儿女分居,杨光元也递交了申请,他想回绵阳公安、检察院、法院或工商局等部门单位工作,多照顾下家里。部队领导找到杨光元,认为他是骨干力量,责任心强,有丰富的带兵管理经验,应该继续留在部队为军队和国家多作贡献,他也就答应服从组织的安排。
1982年12月17日,802团赴深圳的首个军列出发,车上有两个排的战士和大型机械车辆设备近30余台,杨光元是连队领队的主要负责人。大家抵达深圳后,发现这里的环境比想象中还差很多。他们的驻地在东山岭,先遣队已经在山坡上用竹叶、油毛毡搭了十几栋竹棚子,虽然是建在茅草地上,但已经形成居住人的规模。杨光元与战士们到了后,顾不上休息就拿起铁锹、十字镐、锄头,开始清除室内外的杂草,平整地面,挖房前屋后的排水沟渠。山坡上杂草丛生,穿山甲、野兔、蛇、经常出现。在一栋房内,他们发现搭床的位置下竟是坟包,之前的战士将坟头平整后棺材并未取出转移,让人不禁毛骨悚然。
1984年,在随军从四川迁至深圳的途中,杨光元一家在郑州转车时合影
杨光元说,那时候条件非常艰苦,经常过着吃面包和鸡汁面、喝汽水的生活,天气冷了就喝几口白酒取暖。蚊子又大又多,睡觉时一不留神还会碰到毒蛇。他依稀记得,锦州基地的物资、机具设备、机械车辆,逐渐运到深圳后,大家艰苦的生活工作条件才略有改善。“我们甚至把汽车冬天用的防滑链条、汽车冬天用的棉、皮保温套、活动板房、红砖、煤炭等都运了过来。”
“当时吃水是个大问题,先遣组在低洼处打了三口大水井,都是盐碱水,用脸盆盛起来,经过沉淀后,粘在脸盆上的沉淀物都滑滑的。”杨光元意识到,这样的水肯定不健康,于是向团长政委反映,他们赶紧送检化验,发现里面有害物质超标,不宜饮用。后来,团里就做出决定,从福田安装自来水管,将自来水从三公里外引到东山岭,部队喝上了健康安全的水。
当时的深圳,不但生活吃住条件差,施工条件也不好,四处都是荒地,连像样的路都没几条。有一次,在把东山岭的铲运机、推土机运去八卦岭的途中,因为道路很窄,一台拖车上的推土机铲刀超宽,就把停在路边的黄河吊车掀到了路边5米深的沟内。那个吊车重达近20吨,要弄起来不容易,杨光元马上安排连队的16吨汽车吊,又从303团租来了16吨的轮胎吊,最终两台吊车将黄河吊车从沟内抬吊了出来,发现上面的两个驾驶室都坏了,后来又派车去湖南常德买吊车驾驶室,前后花了20天才处理好车的维修。
2019年,杨光元被评为香蜜湖街道优秀共产党员
在施工过程中,杨光元和战友经常一边干一边摸索学习。在八卦岭土方工程施工中,他们与华泰公司同在一个大工地,对方一个晚上铲运机就挖出好几米深的土槽沟,一台铲运机300米的运距一天能拉100多车。而杨光元他们却问题百出,车速跑不起来,铲运机一天只能跑二三十车,一会儿钢丝绳断了,一会刹车片烧了,一会儿又绞盘坏了,干得很不顺利。他们就连忙请教华泰公司的老师傅,老师傅说,你们就是太过于小心翼翼了,重型机械本身速度就慢,只要是不缺水、不缺油,你们开足马力干就可以了,要是有问题会暴露出来,坏了修好就是了,不用担心。战士们听取了老师傅的建议,速度很快就赶了上来。
来到深圳后,杨光元所在的部队建设了幼儿园综合办公楼、一号二号单身楼、六层工业厂房、菜市场、服装厂、汽水厂等工程,还承建了八卦岭、笔架山土石方以及东门给排水工程等。“有的战士和干部看到深圳条件很差,也有回老家的,但是我不能走,既然承诺了就要留下,就不能反悔,而且我是政工干部,更不能动摇军心。”杨光元表示,自己走南闯北多年,吃的苦也多,把深圳的苦也看淡了。
探索业务谋纵深发展
1983年9月15日,深圳两万基建兵集体转业,成为普通的工人,杨光元也不舍地脱下了军装,先后担任机械动力科科长、机电设备安装公司土方工程分公司(安装五分公司)书记、建安集团市政公司副经理等职务,参与了一系列企业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建设,也亲自运筹帷幄了诸多具体工程项目的开展,即便脱下军装,他仍以一颗红心,为深圳建设继续奉献青春。
杨光元仍记得自己到土方工程分公司接手的第一个项目,是深圳机场南跑道飞行安全区清淤泥换填土方的工作,由于作业区面积大,还要拉土回填碾压平整种上草皮,工程量太大,自己的泥头车也根本派不上用场,只好包给了7支民工队施工,公司只收取差价管理费用。他说,工程进展非常艰辛,经常有挖机车辆陷入淤泥,然后大家用道木辅垫进行施救,不过庆幸的是,土方分公司与当时另外一个公司施工的标段同时完工,受到了指挥机场建设领导的表扬和好评。
1995年,安装五分公司在深圳滨海大道施工
1994年,土方分公司改名为安装五分公司,主营业务为安装中小型锅炉、煤气管道、市政给排水,制作安装不锈钢设备管道等,承接过大冲高科技园生活区多栋住宅楼、后海路、滨海大道红树林段、景亿山庄、宝田花园、竹盛花园等工程建筑的燃气管道安装施工。最让杨光元自豪的是,他们接手的益力矿泉水厂搬迁项目,净盈利30万元,创造了安装五分公司的辉煌。“我们连续干了25天,提前5天圆满完成所有拆除搬运安装工作,没出过任何安全事故,甲方非常满意,后来石岩三厂的新增项目对方就直接找我们干。”杨光元说,那时安装五分公司很专业,服务品质也好,在业内的口碑很好。
去到市政公司后,杨光元又陆续参与了大梅沙内环线二标段、宝安区委党校教学楼大厦、深圳小学教学楼、深圳交控中心、北山大道改造一标段等工程建设,深圳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表示:“从没想到深圳能发生这么大的变化,我们算是见证了历史,这是两万‘拓荒牛’埋头苦干、不计酬劳才取得的成果,为自己是一名基建兵感到自豪。”杨光元说,不后悔当兵,自己的军装都还留着,要是现在国家有召唤,他还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妻子撑起整个家
说起妻子贾天碧,杨光元满是愧疚。从1969年底,怀着七个月身孕的妻子送他去当兵起,到1984年妻子带着两个孩子迁入深圳,夫妻俩一直过着长达15年的分居生活,家庭的重担都落在贾天碧一个人身上。
贾天碧与杨光元在同一个公社,她是团员,担任生产队里的妇女队长,非常能干,人也很纯朴。杨光元去部队后,勤快能干的贾天碧就成了杨家的一个“劳动力”,工分挣得最多,还承担了所有家务,就连一家七口的衣服和鞋子都是她半夜里,在煤油灯下一针一线缝制的。贾天碧没有多少文化,却用勤劳朴实的双手和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为丈夫撑起了一个家。
安享晚年的杨光元夫妇
1972年春节的年三十下午,杨光元第一次回家探亲,这也是他十四年军旅生涯中在老家过的唯一的半个春节。在离家200多米远的地方,已经两岁的儿子来接他,孩子看到他穿着军装,吓得哭着跑回了家。后来的几次探亲,杨光元都选在了农忙时节回家,他说:“妻子在家照顾一家老小,很不容易,农忙时回去可以帮她一起干农活。”
1973年11月14日,已经到预产期的贾天碧仍旧挺着大肚子劳作了一整天。忙到晚上11点才就着腌菜吃了一大碗玉米糊糊。凌晨1点多,产前阵痛将她疼醒,她忍着剧痛在床上低声呻吟翻滚,大约4个小时后孩子呱呱坠地。她迷迷糊糊忍着疼痛起身,找了把剪刀,将女儿身上的脐带剪掉,从衣服兜里摸出白天摘棉花时随手放在兜里的一朵棉花,压在女儿肚脐上止血,再用尿片把她包裹起来放到床上。
女儿出生的40多天里,贾天碧吃什么都吐,月子里的她每天忙个不停,既要做饭、洗尿片、下地干活,还得带着女儿跑卫生院。杨光元直到再次与妻子见面时,才知道她自己接生的细节,心疼不已,顿时热泪盈眶。
直到1984年部队家属楼建好,贾天碧才带着一对儿女来到深圳,夫妻俩终于结束了长达15年的分居生活。后来,贾天碧被安排在深南服装厂上班工作。她动作麻利,又很能吃苦,很受老板器重,因此经常为赶货通宵加班加点,最长的一次是连续三天没回家,每餐就是嚼干方便面。杨光元的工作也很忙,经常见不到父母的两个孩子很懂得,自己做饭,自觉上学,相互开家长会。
辛苦劳累了一辈子的贾天碧,由于年纪的增长,现在一身都是病,不仅患有了严重的高血压、冠心病,而且还有糖尿病、颈椎病、骨质疏松症等。她记性不好,经常忘记吃药,杨光元每天就将药一份份准备好,认真交待她怎么吃。要是出门在外,他还会打电话提醒妻子按时服药。在家也是抢着干家务,在饮食和用药上给予妻子无微不至的关怀。
杨光元一家全家福
2007年4月,杨光元正式退休,但他热衷社区事务,多次担任福田区香蜜湖街道办香岭社区综合党委委员和第六支部书记,还加入了香岭社区老年人协会,被选为副会长,同时还担任深圳绵阳籍战友同乡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光元动情地说:“我们是深圳发展的参与者与见证者,在自己建设过的这片土地上退休,感到特别自豪!”退休后他的生活丰富多彩,勤奋学习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使用操作,除了散步锻炼身体,每天仍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社区老年人协会工作,继续发挥余热服务社区居民,以这种方式继续为深圳建设添砖加瓦。
供稿:何林
标题:杨光元:赤胆忠心用智慧建设祖国
地址:http://www.ok-sl.com/hrdt/31259.html